赤烛 - 『还愿』

『还愿』这个游戏,从去年放出预告开始,我就有关注。去年 7 月释出先导预告,内容是几支 80 年代广告和一档童星选秀节目。随后又陆续释出一些图片,比如贴满广告的大门的照片。去看网上关于这些预告的分析,发现这里不免夹杂了凶杀、分尸、拜神、祭祀等等恐怖惊悚的「奇情」元素。这些内容会让人联想到『血观音』,会联想到 93 年的香港电影『人肉叉烧包』,或者是15 年翁子光导演执导的『踏血寻梅』。这类电影都可以归纳为「奇情片」的概念,它们往往会是一些凶杀案件,和普通的犯罪片不同,犯罪手段通常都是凶狠残忍,而且动机难以捉摸。

奇情电影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对时局动荡、社会不稳定的一种本能性的恐惧。要么直接诉苦,要么转移视线。

『奇异的……』 Episode 32 - 硬影像

『还愿』同样是具有「奇情片」内核的恐怖游戏。

以下内容涉及剧透。

『还愿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 80 年代的台湾。故事的叙述在 1980 年,1985 年,1986 年三个时间点互相穿梭,交叉叙事。80 年代的台湾究竟发生了什么?1979 年末发生了轰动一时的「美丽岛事件」。

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,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,訴求民主與自由,終結黨禁和戒嚴。

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,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。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(1980)、陳文成命案(1981)、劉江南命案(1984)撼動國際社會,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,之後國民黨漸漸不再稱呼黨外人士為野心陰謀份子,並逐漸放棄一黨專政的路線以應時勢,乃至於解除持續38年的戒嚴、開放黨禁、報禁。伴隨著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,台灣主體意識日益確立,在教育、文化、社會意識等方面都有重大轉變。

–wikipedia 美麗島事件

「美丽岛军事大审」的同时,1980 年 2 月 28 日,发生了震惊全台湾的「林宅血案」。2017 年上映的电影『血观音』,其中的一些情节就是取材于「林宅血案」,也获得了 54 届金马最佳影片。回到游戏里,1980 年 8 月,在这个时间杜家一家人搬入游戏里的这座「凶宅」。

最开始看到『还愿』预告的时候,就联想到了电影『血观音』。因为都有着很多相似的元素,比如「凶杀」、「观音」、「巫术」等等。但实际游玩(看过 游戏直播)之后,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。『血观音』里有较多的政治意味,『还愿』是在各种恐怖,宗教,民俗包裹下,还是只是在讲一个家庭的奇情故事,格局更小一些。

devotion

1980 年到 1985 年、1986 年这些年,台湾经历了什么?因为 1979 年台湾和美国的断交,和「美丽岛事件」的影响,台湾在政治上逐渐变得民主和开放,经济上同样也是蓬勃发展。民众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,看电视,虽然当时全台湾只有三个台,大家能看的东西很少,所以港剧『楚留香』引进一下子就能在台湾创下了 70% 的收视率纪录。『五灯奖』是台视制作的一档综艺选秀节目,播出时间长达 33 年,也是游戏里「七彩星舞台」的原型。除了看电视之外,赌博之风也是尤为盛行,比如所谓的「大家乐」,就是 80 年代台湾很流行的一种非法赌博方式。

台湾的娱乐工业 ,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有了个爆发式的成长 。可以说 ,大家有了钱 ,就开始爱听靡靡之音 。

电视台三台都有许多的综艺节目出现 ,尤其是星期六及星期天晚上 ,是综艺节目的主战场 。当时的许多主持人或跑龙套的 ,现在都已经是综艺界的大佬 。不过当时的综艺节目 ,在一阵欢乐过后 ,主持人及来宾们一定都会合唱几首 “净化歌曲 ” ——不外就是那些 “观念正确 、意识健康 ” ,鼓吹乐观向上人生观的歌曲 ,就是怕大家听太多靡靡之音导致风气败坏 。于是每当节目结束前 ,我们就会看到所有参与这次节目的艺人排排站 ,在各无线电视台大乐队的伴奏下 ,一起双手打拍子 ,随着伴奏摇摆 ,一起高声齐唱 “净化歌曲 ” 。间奏时 ,主持人还会顺便感谢一下所有来宾 ,以及由 × × ×指挥所领导的 ×视大乐队 。

–『我们台湾这些年』

也是受赌博风气的影响,出现了「求明牌」。怀着能从赌博里中奖和大捞一笔的心态,很多人希望从一些无关的自然现象,或是求神拜佛来得到神明的暗示。「迷信」在当时成为了很普遍的现象,其实即便是现在的中国农村,逢年过节,丧葬嫁娶,其中的许多繁复的形式和说法,在外人看来,也不过就是迷信罢了。但也要承认,「迷信」是民俗里重要的组成部分,所有的「迷信」也都不是突然出现的,它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,政治环境,经济环境,民众心态氛围息息相关。游戏里有很多的台湾 80 年代符号,旧电视机,选秀节目,红龙鱼,观音像,麻将。赤烛在一个封闭空间里,透过这些符号,希望还原出一个 80 年代台湾的真实社会状态。

民眾篤信大家樂中獎號碼會出現於各種超自然現象中,稱為「明牌」。一時間,「求明牌」之風吹遍全臺灣。民眾紛紛湧入大小廟宇、道觀、陰廟、墳墓,向神佛、鬼魂求明牌,甚至膜拜各種物體如樹木、石頭等,希望這些物體上的精怪可以有神示。

–wikipedia 大家樂 (賭博)

就是在这样一个伴随着动荡,民主,开放的社会氛围下,小杜美心在这新家里度过了他的 5 岁到 11 岁的时光,也就是从 1980 年到 1987 年。

父亲杜丰于,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编剧,拿过宝岛文艺奖最佳编剧。母亲巩莉芳本是一位电影明星,在嫁给杜丰于之后,决定息影,在家做全职太太,操持家务。夫妻俩在 1975 年生下杜美心。在此之后,父亲杜丰于的编剧事业却不那么一帆风顺。80 年代的台湾正在逐渐变得开放,因此少有人再去愿意用杜丰于那样传统的,刻板的,了无新意的剧本。剧本多次被拒。事业上的不顺利也让整个家庭的经济情况陷入泥沼。被迫抛售祖宅,也许是因为便宜,搬到了这处据说发生过命案的「凶宅」。乔迁新居,尽管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,喜好面子的父亲仍然邀请众多亲朋好友来家里庆祝。母亲不得不早上四五点起来开始购物置办准备。无论怎样,终于是在新家里安顿下来了。女儿杜美心,父亲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她像母亲一样成为大明星。从小开始练琴,学唱歌。

故事是如何慢慢走向悲剧的呢?大概从一开始,从父亲的编剧事业不顺,父亲的好面子,大男子主义,封建迷信开始,故事的结局就已经确定了。毕竟「人是很难改变的」。抛开游戏中所有的恐怖元素, jump scare,恐怖谷理论这些内容。单纯去看这个故事,去看这一家人。除了美心以外的其他人物都太平面扁平了。父亲杜丰于,承担了所有的反面角色的作用,他和何老师成为一切罪行的始作俑者。游戏中有一些父亲与女儿的交互,比如最温馨的故事书那段,拍照片那一段。但是更多的桥段都在展现这个父亲的负面形象,冷漠,易怒,装神弄鬼求神拜佛。父亲的存在,行动,都是在努力地推动整个故事的戏剧冲突,但有时候这样在父亲身上的硬设定,缺乏前因后果的行为,也会缺少说服力。尤其是故事的最后,也就是这故事最大的悲剧,更是觉得这父亲愚笨的难以理喻,怎么就信了别人的胡言乱语呢,你明明还那么爱你自己的女儿。这个地方,有点儿是编剧为了制造这么一个悲剧而一定要让父亲选择这么做。情节的展现也都是何老师的电话,单方面讲述,而父亲杜丰于的内心活动是缺失的。

母亲巩莉芳,承担了游戏大部分的惊吓点,也是游戏里唯一的女鬼担当。对于母亲的信息,游戏中透漏的很少。我们只知道她是曾经的电影明星,告别影坛后勤俭持家。在 1986 年决定复出,在之后下落不明。故事里可能唯一让人喜欢的,就是小美心了,心理活动刻画的也很多。所有大人的刻画都是平面的,扁平的,就像游戏里出现的纸人一样。

整体来看,『还愿』仍旧是一步水平上乘的恐怖游戏。尽管借鉴了不少优秀的前作,『寂静岭P.T.』的时空交叉,『艾迪芬奇的记忆』((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)的电影叙事。但「赤烛」毕竟是一个台湾团队,『还愿』是一个闽南文化背景的中文作品。当你能无障碍的阅读墙上张贴的小广告,电视广告,背景录音,所获的信息和体验都比你去玩一款欧美文化背景游戏多很多,共鸣也会更大。就好像我去看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』,一定总能带给我最大的震撼一样。

参考

分类

标签